獨特的教會、獨特的女牧者、偉大的上帝



 


/許美資


 


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奇妙的地方


有一個地方,那裡的弟兄姊妹彼此用愛互相款待,雖然他們的肢體殘障,但因著彼此互相幫補、互相扶持,反而構成一個充滿溫馨與愛的團契,雖然他們似乎缺少什麼,但他們珍惜所擁有的,積極努力的活出生命的色彩。


他們所敬愛的妙瑛姊常鼓勵說:殘障的朋友是上帝憐愛的兒女,在那不體面的肢體上,上帝要給他加上榮美,在上帝的眼裡並沒有所謂的殘障與非殘障之分,他們是上帝的寶貝,所以要活得榮耀神,並鼓勵他們雖然行動不便,但可以用歌聲見証神,因此伊甸詩班的腳蹤踏過台灣各地,甚至馬來西亞、香港等地,並因而使許多人得著激勵呢!


談到服事他們可不落人後,當聖誕夜時,妙瑛姊帶領著他們騎著殘障機車,車後掛滿一串串汽球,浩浩蕩蕩的在台北街頭報佳音、發單張,小孩子看到汽球眼睛都瞪得大大的排隊領汽球,中正紀念堂的管理員也熱心的幫忙。


妙瑛姊除了為他們講解神話語的奧祕,也關心他們需要戶外運動,每年都會安排野外禮拜,有一年,一群人租了復康巴士(殘障專用車)浩浩蕩蕩到了宜蘭的冬山河舉行野外禮拜,當然戶外行動對他們是艱辛的,但他們彼此默契的合作,那肢障坐輪椅的一一排後面,體壯而視障的一一則幫忙背東西排前面,由肢障者告知視障者,何時右轉、何時左轉、哪裡有階梯、哪裡有坑洞,形成一幅極美的畫面。


 


伊甸教會的靈魂人物


蔡妙瑛牧師,大家都叫她妙瑛姊,是位非常有愛心的女牧者,當她講道時聖靈充滿,令人扎心;當她領唱時,歌聲幽美又動聽;當她笑時是開懷大笑,她從小蒙恩,20幾歲重生,小時候生長在純樸的宜蘭羅東,從小便認識殘友,當看到殘友被輕視時,覺得更應該與他們做朋友,在她眼中殘友都是上帝的寶貝。


由於心中一把持續燃燒的火(對殘障同胞福音的負擔),催促著她毅然走上服事神的道路,回首一路走來巳過十個寒暑,她把自己的青春與生命奉獻給殘障朋友,她說「傳道」就是「隨傳隨到」就是7-eleven  24小時開放,有時殘友夫妻吵架,三更半夜她要扮演和事佬,她常鼓勵殘友站出來服事,多去體驗服事的甘甜,有些殘障朋友後來甚至獻身唸神學院。當下雨天殘友不方便來教會,她親自冒著雨開車去接她們來,殘友連下車都沒辦法時,她親自抱著殘友下車,還曾經把自己的腰給扭傷了。


蔡牧師說在這樣服事的經歷裡,她領悟到,幫助殘障朋友並非一味的同情與代勞,乃是讓他們深深的嚐到主恩的滋味,且在真理的話上使他們立穩腳步如此才能真正的自立自養,自重而人重,將有限的生命活得絢爛瑰麗,不僅令人羡慕,就是神也得榮耀。


 


愛的源頭仍是上帝


當訪問蔡牧師為何對殘障朋友能有這麼大的愛心時,她謙虛的說,自己只是個蒙恩的罪人,是因著基督的愛而蒙救贖,她自己先經歷基督的愛,她的愛心也是從基督而來。


她說因為所牧養的大多是有生理障礙的殘障朋友,他們除了擁有一般信徒所面臨的信仰、家庭、事業等問題外,還加上身體的不便所導致的體能退化、感情挫敗、與家人的衝突……等錯綜複雜的問題,一度曾想放手離去,因看見他們的需要卻愛莫能助,是何等的痛心與不忍,但每當主耶穌那不放棄的愛藉十字架向她彰顯時,便又俯伏下來祈求聖靈將祂自己的愛與大能澆灌充滿下來,使她又重新得力。

伊甸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傷健合樂成一家


臺灣師範大學 楊瑛教授


主後2000/6/18


本文陳述伊甸教會2000年「傷健合樂成一家」


年度目標的含意,並鼓勵基督徒


接受 主所託付的使命-向萬民傳揚福音。


前 言


願主父神和耶穌基督的憐憫、恩惠、和平安歸於尊祂名為聖的我們眾人;願伊甸教會在千禧年的異象,2000年的年度目標:「傷健合樂成一家」歸於尊祂名為聖的眾教會。此年度目標醒目的刊載於伊甸教會每週週報上,作為對參與主日崇拜的弟兄姊妹的提示與鼓勵。當帶著感謝救主豐盛恩典的情懷試寫此文時,首先發現需要對於「傷健合樂成一家」此名詞作一番探討,以便建立正確的觀念。因為觀念需要溝通,需要有共識,然後才能對此年度目標有比較清楚,而且符合時代認知的正確認識。


「傷健」的含義


首先要討論的是對於「傷健」兩字定義的重新思考,也就是說對於誰是「傷」者,誰是「健」者的重新界定與詮釋。例如以伊甸教會來說,教會的主要成員為肢體障礙與視覺障礙的弟兄姊妹。如果一般在觀念上,認為有肢體或視覺障礙的人是為「傷」者,而四肢健全或無視覺不方便的人是「健」者的話,那麼,顯然在特殊教育專業的領域裡,對於教育一般大眾建立正確觀念的課題上,我們在推展新觀念方面,不論在需要努力和需要擴展的層面向度,都還有很大的成長的空間。


問題的關鍵是出在目前這種對於「傷健」二字的僵硬劃分方法,在概念上實在是有其大大修正的必要。原因很簡單,因為四肢健全或明眼的人,並不必然的就代表「健」。環顧在我們社會上的周遭人士,無論是認識的人或是從報章雜誌、收音機、電視等大眾媒體中所閱讀到、聽說、或看到的實例中,都可以發現現,由於在生活、工作中的諸多壓力,人們有很大的機率,會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現警鐘的訊號,有的嚴重時因著生活作息或工作效率受到影響,需要接受藥物、心理諮詢、乃至住院的治療,因他受「傷」了。在另一種情形中,一位肢體障礙或視覺障礙者,雖然動作或行走受到障礙所帶來的不方便,但是如果快快樂樂的過日子,喜歡自己也喜歡別人,熱愛生活,服務人群,有正當職業,則他是人群中的「勇」者,並非「傷」者。因此「傷健」兩字的真正意義,應該是將重點放在一個人的特殊需要上。所謂「傷」,指的是當事者有特殊需要。這種分類方法是陳明事實,沒有傳統的對障礙者所含的負面價值判斷的意思。因為聖經明白的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神所鐘愛的兒女(約翰福音3章16節)。環顧世界各國,今日的所謂進步的國家,指的是這國家對其老百姓的人道照顧。當一國民有特殊需要時,能使其需要能得以滿足。


「合樂」的含義


  其次要思考的是「合樂」這兩個字的意義。一般的看法會認為應該用「和樂」,因為「和平、和好、和睦、和祥、和氣與歡喜快樂」是大家都響往的境界。但是仔細探索的話,會發覺「融合、合一世界中的歡喜快樂」郤是有著更高的理想。因為融合的理念是今日特殊教育的重點,特殊教育發展有其時代背景,這需要追溯到十八世紀末,我們感念三位法國大師的遠見,他們開創近代對人權與民主思潮的注重。這三人是自由派大作家伏爾泰 (Voltaire, 1694-1778),他倡導批判精神,對傳統的價值觀提出機智的嘲諷;政治哲學家孟德斯鳩(Montesquieu, 1698-1755),他主張立法、行政和司法三權分立;以及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他以「天賦人權」學說倡導民主自由思想的。廬梭在其愛彌兒(Emile, 1762)一書中,說明由出生至廿歲的身心發展歷程,強調要依兒童個別進度而設計教學。這三位偉人的思想促使法國革命的興起,也間接促使人們重新思考,對於障礙者,是否也應該要給以平等人道的待遇?兩個世紀以來,到了今天,平等人道的待遇,更是表現在主張融合而非隔離環境的安排中。很可喜的是這種融合的理念,與今日我國政界所倡導的,在多元社會中必需作到族群融合的理念互相符合。


「合」比「和」之所以高明,在聖經裡也有其根據。因為「合樂」除了有融合快樂的含義以外,「合一」在聖經裡更是佔有獨特的地位。例如它是指人與神間的合一與和好(以弗所,1章10 節;2 13-16節),因為唯有個人與神和好之後,才能將福音傳給家人、鄰居、及遠方的人(以弗所2:17)。合一也指教會之間的需要同心,例如當使徒保羅在歐洲第一個城市(腓立比)傳道時,因看到教會間有不和的現象,因此他多次提出需要同心合意,才能興旺福音(腓立比1章5 節;27節;2章2-4節;4章2節)。至於與神結合後,其結果是歡喜快樂,這是應許,會自然而然的顯現,聖經中處處有這種歡樂的描述(如詩篇97 篇1 節;98篇4節;104篇34節)。感謝主,唯有與神結合後,在主裡才有快樂。


「成一家」的含意


  「成一家」的「成」更是極有學問的一個字。它是動詞,描述的是「轉變成功」的過程。廿世紀心理學大師羅傑士的名著之一是「成為一個人」(Carl Rogers, On Becoming a Person),描述的是人的轉變過程。轉變可以有物理變化,有生物學的機轉基礎,例如過有規律的生活,身體自然健康;當「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詩篇1章3節)。但聖經中的轉變,更多的卻是無中生有的化學變化。奇妙的是神的能力就表現在祂說要有就有的「成就」,例如創世紀所記載的就是「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創1 章3節);當耶和華神有了動的意念以後,「事就這樣成了」(創世記1章7;9;11;15;24;30節)。「耶和華 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創世記2章7節)。「成了」一詞更是總會使我們作基督徒的觸目驚心,心被恩感,因為當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斷氣前,他最後所講的話是:「成了。」(約翰福音19章30節)。


  在「傷健合樂成一家」的伊甸教會異像中,我們憧憬所有的人都能在與神和好,討神喜悅的歡愉中成為一家人。所謂「成為一家人」也意味著「要成全家中各人的需要與願望」。的確,家人之間是需要能互相幫助,能互相體貼,能互相「成全」各人的心志。那麼,誰是「家人」呢?在中國文化中,禮運大同篇所揭櫫的世界大同,就是天下一家的理想。中國人也講「四海一家」。在基督教裡,「一家」的概念更是明確。這需要從兩個層面來作思考,首先講究的是個人與主的關係。我們未信主以前,是與神隔離的,但感謝藉著耶穌基督的寶血,而與神建立關係,與主合而為一(以弗所2章13-15),這不只是在靈命上,即或在我們的身體上,也要「漸漸成為主的聖殿」(以弗所2章21節),要當事人學習順服,以便可以為主所用。第二個層次講的是個人以外,人與別人之間的關係。所謂同是基督徒,意思是說彼此以基督耶穌為房角石,建立一個以神為家的單元、團體。是的,我們都是神的兒女,凡主內的就是一家人。大家應該以主耶穌所散發的愛為凝聚的根源;也要各人散發主愛至同一家中其他成員;更重要的是,要散發主愛至尚未信主的世人,邀請他們接受主,成為主內家人。


結語


     伊甸教會是一個成長中的小教會,教會成員也大都還年輕。弟兄姊妹中有的有特殊需要,例如要用到枴杖、輪椅、或要用點字。感謝主,因著有特殊需要,我們更迫切的要抓住耶穌。願主不輕看我們能力的微弱,但願主重視我們的擺上,但願主使用這小小的教會,但願我們成為主愛的管道,吸引人們歸向主。阿們。(作者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副教授,將於本年七月三十一日提前退休,以學習事奉主的功課)。

伊甸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督教伊甸教會   的牧師話伊甸教會


 


對一群常年與病痛為伍者而言,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如同一聲嘆息,我們了解人性內心深處中,總藏匿著退縮與放棄的軟弱,更驚嘆生命如同無底的沙鐘,永遠無法回頭再來一次。


但慈顏仁德的上帝卻讓我們在病痛、艱難之處遇到基督。


所以我們不再嘆息,不再孤單,反之要將我們還擁有的獻出,用我們的生命,歌頌讚美耶穌奇妙恩典。


但願主恩擴達天地之上,唯願藉由讚美之聲,回應耶穌救贖恩情。 


 蔡妙瑛牧師


 

伊甸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伊甸教會簡介






 



  伊甸教會成立於1985年,秉持著聖經真理;建立傷健一家之典範教會。台灣殘障人口約達二百萬名,其分佈於各市鎮及偏遠地區,因身體機能之因素,殘障者在身心靈方面,甚需培槙與眷顧,更需耶穌基督救贖之恩典。所以伊甸教會本於「高舉基督耀主名」、「成全聖徒為精兵」、「領百萬殘友歸主」、「傷健合樂成一家」為宗旨,使之會友被成全與建立。


  我們願以生命來見證上帝慈愛;並傳揚耶穌基督的救恩,這便是我們最大異象與宗旨。


  「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哥林多後書4章16-17節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


馬太福音12章20節


 


「祂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


馬太福音8章17節


  








 



Brief Introduction of Taipei Eden Church


 


This Church was established in 1985.  Fortified with the much cherished wish to build a paragon of church that its members consists of both the healthy and retarded. There are about two million retarded ones in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Taiwan spreading all over the island.  Because of their retardation, they need desperately both physical and spiritual aids and concern to keep on their will of struggling livings and desire more of blessings from God.  To sum up our means and objectives, we intent  “To make them become outstanding members”,  “To guide millions of the retarded to become Christians”, “To build up blissful families consisting of both the healthy and retarded”.


 


We want to witness, with our life as guarantee, the love of God, and explore and preach His blessings. These are our objectives.


 


Therefore we do not lose heart. Though outwardly we are wasting away, yet inwardly we are being renewed day by day. For our light and momentary troubles are achieving for us an eternal glory that far outweighs them all.     Corinthians 4:16-17


  




A bruised reed he will not break, and a smoldering wick he will not snuff out, till he leads justice to victory.                Matthew 12:20


 


This was to fulfill what was spoken through the prophet Isaiah: "He took up our infirmities and carried our diseases."                 Matthew 8: 17


 


 


 


  


 

伊甸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會的緣起


 


劉俠〈杏林子〉說:成立伊甸教會的目的


讓身心障礙者有一個屬天的家


給個天地 讓他們可以


彼此分享 互相勉勵


同心追求屬天的智慧


 


我們一直很期望有更多的教會,能接納身心障礙朋友;


也希望他們能夠到離他們家最近的教會去聚會。


可是目前有些教會在硬體設備上不是那麼完善,或者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身心障礙朋友,而不知道應該怎樣接納他們。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特別成立了伊甸教會。


希望給身心障礙朋友一個屬靈的家,在這裡他們可以彼此分享、互相勉勵,


也一同去追求屬天的智慧。


 


我們期望他們將來還是能夠到更多的教會去聚會,


我們也期望有更多的教會能夠敞開大門來接納他們。


 


因為他們同樣是神的子女,同樣有靈魂,同樣也需要被關懷與接納。

伊甸教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